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对和错之外,还有另一片拥抱孩子的田野

叶月幽 叶月幽 2023-10-13


版权声明

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。关注后点击目录,可查看历史文章及各地工作坊信息。

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,叫做“对事而不对人”,也就是说,我们不去因为某件事情而否定或评判一个人。但是,当我们倾听孩子的时候,有另外一个视角也很重要,那就是“关注人而不是事”

 

有位妈妈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,老师告诉她,孩子在幼儿园和其他小伙伴抢玩具,争执中被咬了一口,手上留了个很深的牙印。妈妈看到后特别心疼,就把孩子拉到一边,仔细询问:“玩具是谁的?是谁先动手的?为什么不遵守谁先拿到谁先玩的规则?”回到家后,奶奶知道了,就指责妈妈:“都是你教她什么守规矩、懂礼貌,现在看看,被欺负了吧!你就应该教她谁打她就打回去!”妈妈听了后也开始自责,担心是不是自己真的教错了。

 

到了吃饭的时候,爸爸回来了,看到孩子手上的伤口,非常生气,拉着孩子就要去找老师:“这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,老师必须给个说法。让幼儿园提供监控视频,我倒要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,老师又是怎么处理的。必须让对方给孩子道歉,不然就去教育局理论!”

 

听到这里,我不由得想问:“等一下,孩子在哪?”

 

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,可是,谁在关心这个孩子?被咬的是谁啊?孩子被咬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?表面上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关心孩子,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头脑里面。当你的孩子在外面发生打闹受伤回到家,无论你是义愤填膺地想要去评理,还是冷静地和孩子分析谁对谁错,都没有看见眼前这个委屈、害怕、伤心、难过的孩子。

 

所有的分析、所有的总结,都应该在处理完情绪之后。当事情发生时,我们不去评论谁对谁错,应该不应该。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,都比不上眼前这个孩子对我来说更重要。重要的是,孩子此时的感受是什么。

 

去年曾经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:一个12岁的女孩,在超市拿了一些巧克力以及生活用品,被店主发现后通知了家长。女孩的妈妈赶到后先是打了女孩一个耳光,随后在和店主交涉的过程中也曾责打孩子。妈妈以为这下孩子应该知道错了,可是女孩在离开超市一小时后跳楼身亡。

 

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。妈妈知道孩子“偷”东西之后无比恼怒,一心想要教育孩子,否则这以后长大了还了得?可是恰恰忘了,孩子此时此刻那种惊慌失措、羞辱绝望的心情。我没有指责这位妈妈的意思,因为她也是悲剧的受害者。然而如果妈妈可以先不问对错,先安抚孩子的心,哪怕只是简单地说一句:“你还好吗?有没有被吓到?”也许结局就会完全不同。

 

每当看到有孩子自杀的报道,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小孩太娇惯了,心理素质差、抗挫折能力低。其实不是因为挫折少了,恰恰是因为挫折太多了,孩子已经绝望了。这些挫折不一定是外界多大的打击,而是内心一直被否定的感受。孩子感觉不到爱和接纳,看不到任何美好,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。

 

其实,孩子不是没有勇气面对挫折,而是没有勇气面对父母的态度和责罚。孩子在家庭里感受不到价值和归属,就会封闭自己,不再信任父母。家,本应是无论你走多远,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地方;是无论你在外面遇到多少挫折,一想起来就觉得温暖的地方。

 

父母能不能让孩子相信,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,在父母眼里,这个孩子都是最重要的。如果父母可以让孩子信任,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,那么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、什么打击、什么挫折,他都知道,还有父母会给他支持,还有家这个港湾可以给他停靠。就算再走投无路,也有一条路可以走,那就是回家之路。

 

那么,要如何才能让孩子信任呢?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,去倾听孩子,去跟随孩子的感受。事情永远不如我的孩子更重要。即便是孩子可能会犯错,我们也可以带着满满的爱,去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,而不是指责他、否定他、教训他。

 

为什么一直在强调感受的重要性,因为感受和需求是我们人际沟通的两大基石。我们成年人的沟通层次一般是:打招呼——谈事件——说想法——谈感受——说需求。比如我们平时见面首先会彼此问候,然后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,同时对事件发表一些想法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双方都感到真诚、敞开,没有被评判,那我们就会觉得对方是安全的,这时候我们才敢于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。

而孩子的表达方式刚好是相反的,他们会直接谈感受和需求。孩子会和我们说:“妈妈我要你陪我。”、“妈妈我好害怕。”可是我们给到孩子的回应往往是拒绝和评判:“这么大了还要人陪?你又不是小孩子。”、“这有什么好怕的?太胆小了,男子汉勇敢一点!”于是慢慢的,孩子就不敢表达感受和需求了。

 

也许他还会谈想法:“妈妈,周末我想去同学家玩。”但有时候我们连他的想法也要否定:“玩什么玩,一天到晚就知道玩,作业写完了吗?下周就要考试了复习了吗?要玩也和成绩好的同学一起玩啊,别总是跟那些调皮捣蛋的混在一起。”如果孩子的想法经常被否定,他慢慢就会知道,和父母谈想法是不安全的,是会被批评的。于是他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想法,把父母关在了心门之外,父母不再有机会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。

 

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,回家后只和父母打个招呼,就躲进自己房间里的?很多父母会问:“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沟通呢?”那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缠着我们叽叽喳喳的时候,被我们一点一点推开了。孩子的心是从内到外一步一步离家出走的。

 

当我们在谈需求和感受的时候,心和心的距离是很近的。只是我们成年人之间,或者孩子慢慢长大之后,就不再谈论感受了,因为我们会觉得谈论感受是不安全的。谈论感受是在敞开内心,当我们袒露自己的脆弱时,需要确定外界是安全的。

 

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夫妻之间、父母之间感受不到爱了,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没有爱。爱还在,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感觉亲近了。因为如果我连感受都无法跟你表达,那又拿什么来说爱呢。回想一下,谈恋爱的时候彼此都很关注对方的感受,那时的我们是如此亲近。事实上当我们能谈论感受时,不论对孩子还是大人,都是心与心的交流。

 

为什么在人际沟通中感受如此重要?因为谈需求和感受,是在用心去谈。当谈到想法以上,就开始在用脑。很多时候我们说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,没办法走进他的心,其实就是因为双方无法谈需求和感受。这就是感受和需求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。

 

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抛开事情的对错,而仅仅是专注地倾听,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,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、被接纳,觉得自己很重要、有价值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是愿意和我们沟通的。如果要问:“如何走入孩子的内心?”那么方法就是:给予孩子这样一种倾听的品质。


上篇文章:由育儿引发的家庭大战,争执的究竟是什么

相关课程:叶月幽P.E.T.工作坊及艺术养育课程时间安排


《看不见的养育,看得见的成长》

当当、京东、亚马逊、淘宝同步销售

购买链接及签名版购买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
叶月幽


两个男孩的妈妈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
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

资深家庭教育讲师

首届小巫督导艺术养育课程讲师

著有《看不见的养育,看得见的成长》

微信公众平台:yeyueyou168

新浪微博:@叶月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